“原来没签书面合同也能认定劳动关系,这下再遇到欠薪问题,知道该怎么维权了!”近日,在钟祥市皇庄街道“莫愁”红色驿站饿了么员工服务休息点内,刚听完法律讲座的外卖骑手陈师傅,拿着《劳动者权益保护宣传手册》认真翻阅,脸上露出释然的笑容。这场让骑手们直呼“解渴”的“送法进企业”活动,正是湖北祥鑫律师事务所党支部“律心向党 建功支点”主题活动中推进“红护蓝”党建品牌创建的生动实践。

当天,祥鑫律所党支部联合中共钟祥市仲裁委支部委员会,将法律服务“搬到”新业态劳动者身边。活动现场,祥鑫律所党员律师李星欣聚焦骑手群体最关心的权益问题,从劳动关系认定的关键要素、电子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,到工资报酬追索的法律途径、休息休假的权益边界,结合“骑手因未签合同维权成功”“超时工作索赔加班费”等典型案例,用通俗语言拆解法律条文,让在场30余名饿了么员工听得懂、用得上。“案例就发生在身边,比单纯讲法条好理解多了!” 饿了么站点负责人刘经理说,平时骑手们对劳动权益问题疑问多,这场讲座正好解了“燃眉之急”。
讲座结束后,祥鑫律所党支部、钟祥市仲裁委支部委员会与饿了么平台方代表围坐一堂,围绕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展开专题座谈。“建议律所与平台建立‘每月普法日’机制,提前防范劳动纠纷。”“仲裁部门可针对骑手群体开通‘绿色通道’,缩短维权周期。”三方就建立劳动权益保障合作机制、优化纠纷多元化解路径等议题深入探讨,最终达成3项共识,为后续常态化保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搭建起“协作桥梁”。
下一步,市律师行业党委将以“红伞工程”党建品牌为抓手,强引领、优服务、提效能,积极引导全市律师事务所将法律服务延伸至快递员、网约车司机等更多新业态群体,提供精准高效的“定制化”普法服务,以专业力量护航新业态规范健康发展,为我市打造汉襄宜“金三角”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,努力成为全省支点建设的重要增长极贡献法治力量。